湖南千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考试 “包过”涉欺诈 近百人被骗


如果有一家公司声称可以提前泄露考试的真题,还可以让你考试包过,你信不信?近期,不少网民在红网《消费维权》栏目发帖,称湖南千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千顺教育 ")以 " 包过 "" 提供真题 " 为由向报考卫生职称考试的考生收取大量费用,行为涉嫌欺诈。在多方介入下,目前,该公司已和考生签订退费协议。
交钱时承诺包过考试后拉黑联系方式
今年 4 月份开始,陆续有一些报考了本年度卫生职称考试的考生,都收到了一家来自千顺教育工作人员的电话、短信等信息,称 " 千顺教育系一家有实力的公司,可以帮助顺利完成卫生职称考试 "。
来自永州的一位彭女士告诉记者,4 月中旬,一位自称千顺教育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联系到她,称医疗机构资格考试能买试题包过。" 说实话,当时也是心动了。" 交钱后,彭女士收到了一份工作人员口中 " 今年考试真题 " 的考试题目。" 考试前我就放肆背这些题,考试当天发现和真题完全不一样。" 彭女士说,考后她找工作人员讨要说法,对方就将她在手机上拉黑了。
来自怀化的任女士报考了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后也接到了千顺教育工作人员的好友申请,一名名叫刘合军的男性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有压题卷可以包过。于是,她花了 3200 元买了两套 " 提分卷 "。" ‘提分卷’在考前一天发给我的,要我赶紧背下来,考试用得上。" 任女士说,考试的题目根本和 " 提分卷 " 上的题目不搭边,事后刘合军一直未回复他的信息。
5 月 24 日,岳阳的李女士接到自称为千顺教育员工李静的电话,电话中,李静说公司提供考试的原题目。" 当时,她给我提供了工作场所视频以及公司的营业执照,用尽了一切的手段诱骗我购买了习题。" 李女士说。
" 考试后,我发现根本没有公司承诺的‘包过’‘真题’。" 李女士说,事后已经无法联系上李静,自己的电话、手机都被对方拉黑。
被骗人数近百人 公司退费要求签订 " 删帖 " 合同
感觉被骗后,许多交费的的报考者开始了积极维权,他们陆续在红网《消费维权》、天涯社区等网上发帖求助。
据多位报考者反映,仅这次他们被骗的人就达到了上百人,单人金额都在 2000-8000 元不等。" 我们都是报名考试后,就收到了来自千顺教育的各种联系。"
一位报考者告诉记者,报名后的第二天,自己就收到了千顺教育工作人员的电话," 很明显,我们的报考信息被泄露了 "。
根据报考者提供的合同,上面并没有提到 " 包过 " 和 " 有真题 ",只有提到 " 未考过来年免费培训 "。一份署名 " 湖南千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生办 " 发布的 " 紧急通知 " 上,公司为了提升招生业绩,称 " 因近期招生量猛增,考试中心严格控制保过名额,由原来的三批招生限制成两批招生 ",该通知还提示 " 第一批报名的学生考前 7 天发‘提分卷’,第二批报名的学生考前一天发‘提分卷’ "。
" 千顺教育故意发布这些东西,让考生觉得公司很有实力,来吸引考生报名。" 一位报考者表示,当时就是看了这样的通知,才在匆忙之下交费的。
6 月 1 日,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千顺教育已陆续联系他们退费。不过,千顺教育要求退费人必须和公司签订一份 " 不得在任何媒体、贴吧、群等给甲方(千顺教育)带来负面影响,3 日内主动删除 " 之类的协议后才进行退费。
千顺教育办公点大门紧闭,已被列入工商 " 经营异常名录 "
工商营业执照显示,湖南千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四段 1129 号幸福庄园福园 1 栋 2305 房。
6 月 5 日上午 9 时 30 分左右,记者带来千顺教育的办公地点,在幸福庄园福园 1 栋 23 楼,未见任何公司的门牌,而 2305 室则大门紧闭,门上装有摄像头,门口有一袋垃圾及多双凉鞋。记者多次敲门无人应答,拨打学生提供的 155、186 开头的多个招生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
天心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千顺教育不属于正规的办学单位,其业务不属于教育部门的管理范围,建议记者找工商和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情况。
天心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区工商部门已经接到了多位报考者反映该公司的问题,工商人员也进行了协调处理。" 这家公司并没有教育培训的资格,如果的确涉及到了违法违规,建议受害者报警处理。"
目前,千顺教育因 " 通过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已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律师:可追究千顺教育刑事责任
对于这种合同写提供历年真题试卷、口头承诺提供本次考试的真题试卷的行为,湖南红网联动律师、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兰英认为,考生作为一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法律行为的成年人,首先应该自己识别这种行为的定性,考试之前泄露国家考试试卷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该行为不可靠不可取,自己作为考生如果参与了购买泄密出来的考试真题,也会把自己卷入违法的漩涡。
尹兰英提醒考生,应理智判断该买卖试卷真题行为的违法性,从常识上判断该行为的诈骗嫌疑,同时,作为考生,应该弘扬诚信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应对考试,而不是投机取巧靠违法的地下交易来获得成功。
" 购买者提供的相关联系方式、短信记录或者录音等,可以作为培训机构虚假承诺诱使考试购买的辅助证据。" 尹兰英认为,该公司以欺骗手段使考生陷入错误认识购买 " 真题 " 的行为,金额达到诈骗罪的成立标准则构成诈骗罪,即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考生可报警要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立案处理。
尹兰英表示,相关部门也应该去弄清楚千顺教育公司是如何得知考生手机号码以及其他身份信息的。中间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涉嫌违法,情节严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湖南千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考试 “包过”涉欺诈 近百人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