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邻居张阿婆最近很郁闷,因为她参加一个街头“义诊”活动被人忽悠了。张阿婆的儿子称,母亲花了3万多元买回的降血压特效药,他咨询相关部门得知,这些“药”其实都是保健品。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毛病,更有一些老人身患疾病,难以根治,于是就病急乱投医。一些不法之徒抓住老年人十分关心自身健康、渴望尽快恢复健康而对各种“义诊”活动容易产生兴趣的心理,利用老年人贪图小便宜、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以及防范意识差的弱点,打着义诊的幌子,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夸大或捏造病情吓唬老年人,其目的就是忽悠老年人购买他们的保健品。老年人一旦挡不住诱惑,就会掉进陷阱。等老人们觉醒时,骗子们早已逃之夭夭了。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朋友要想避免上“假义诊”的当,还要提高警惕,平时多了解一些防骗的知识。比如,根据规定,义诊活动是需要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指定场所开展的,所以,广大老年朋友遇到义诊活动欲接受其服务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义诊机构的背景,电话查询一下该机构是否在进行义诊,以免上当受骗。此外,社会上很多虚假的义诊活动,其实还是很容易辨识的,只要听听义诊医生是否在大力宣传某种药品、医疗器械或者保健品,如果有这种情况,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骗人的。
( 11:53:4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