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老板殴打顾客”视频引爆舆论
网传内容称,2020年3月9日下午,济南高新区某整形医院内,一女顾客因眼部整容手术失败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之后,该女顾客被该医院一女性股东殴打,威逼其签订和解协议,并恐吓其不许继续投诉。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坐在沙发上穿牛仔外套的女子(疑似顾客)被一名穿白色连衣裙(疑似美容机构老板)的女子抢去手机,女顾客大喊报警。随后双方在拉扯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女顾客不停尖叫,该女老板和员工在此过程中对该女顾客进行殴打辱骂。之后,该女老板让女顾客签和解协议,并不停辱骂,要求对方按照她的意思跟市场监管部门说,不然就不放人。该女老板在视频中的言词十分犀利:“你觉得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你以后走哪儿我跟哪儿。”
02
整形医院回应:对方是医闹,背后有团队
9月7日上午,认证为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官方微博的微博用户@济南喜悦整形 发布了一则声明称,视频中女顾客系医闹,并表示其背后有团队在操纵炒作,对此已向警方反映。
03
警方通报济南整形机构打人事件
9月8日上午,济南公安针对此事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依法传唤该整形机构女老板刘某明接受询问,现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04
人民日报:一查到底方能纾解医美焦虑
人民日报刊文称:“你觉得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赤裸的威胁与恐吓、嚣张的语气与打骂,迅速让“济南一美容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舆情汹涌,是人们不满医美行业发展失序、维权不畅的折射。究竟是“职业医闹”,还是整形机构仗势欺人,需要一查到底,给公众一个交代。警方已经介入调查,相信事件来龙去脉会厘清。
05
公司社保缴纳人数4人,或无整形资质
天眼查显示,该整形医院关联企业为山东沃德喜悦医疗美容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为刘明明,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册资本300万元。据该公司今年5月公开的2020年企业年报显示,该公司参保人数仅为4人,并未公示“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


06
黑医美何时休?
医美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早已备受争议,乱象丛生形象受损。新氧发布的《2021中国医美抗衰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抗衰市场规模超755亿元,用户数量约1163万人。今年6月,注射美容、光电类为主的皮肤美容消费同比增长41%、39%。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30年中国整体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3万亿元,其中,非正规医美市场规模占比达到42%。艾瑞咨询《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洞察白皮书》显示,医美非法从业者十万以上,合法医师仅占行业28%。专家调研显示,每年因黑医美致死致残率大约为10万人,黑诊所甚至操作整形外科一级手术。医美行业利润主要来自注射美容和光电类,而市面上流通的注射类针剂正品率只有33.3%,在非法医美场所中90%以上的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有美妆博主告诉记者,现阶段医美行业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没有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一大波客户。黑医美会以拼团促销等形式拉客,比如“两人同行打6折”。此外,由于医美行业持证医师较少,飞刀医生、无证医生普遍存在。黑医美会在微商、微博等社交平台投放大量广告进行截流客源,这也会压缩其他成本,比如使用水货、假货药剂,甚至一针药剂同时给多名客户使用,导致美容效果不明显。上述美妆博主称,“整形效果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没有明确的批判标准,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投诉失败的原因。”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虚假宣传、非法行医是医美行业两大突出问题。对此,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表示,医美行业的乱象可以说是系统性的,背后则是在资本运作里逐渐被扭曲的价值观。在他看来,医美机构之乱首先在于医美机构不合规,且不是个别存在。二是医美执业许可之乱,即超范围执业也非个别现象。三是引入消费级医疗美容,故意混淆概念。“医疗美容的基础是医疗,这决定了医疗美容的医疗属性。引入消费级医疗美容,规避医疗机构及其执业许可。”孟立联称。而四是营销乱,诱惑式、欺骗式营销比比皆是。五是医疗美容从业者的从业许可、执业许可、产品的合法性等监督管理未完全到位。好在国家对于医美行业管控趋严。2020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按照备案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由主诊医师或者在主诊医师指导下的执业医师负责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07
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突破万亿
随着“颜值经济”崛起,医美产业发展炙手可热。医美平台更美发布《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纯医美市场规模达2560亿元,近五年的平均增速为30%左右,预计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私密整形市场规模增幅超过100%。此外,00后入局医美市场,也为医美行业注入了新活力。2020年度医美消费热频词为“轻医美”、“抗衰”。90后、95后人群逐渐成为医美消费主力,95后“逢播必欢”,90后抗衰激增。数据显示,更美平台订单量前十的医美项目分别是肉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小气泡、光子嫩肤、水光针、脱毛、水氧活肤、果酸焕肤、吸脂、热玛吉。其中,热玛吉以281%的增速成为订单量增速最快的项目,洗牙、植发、光子嫩肤及脱毛紧随其后。银河证券表示,随着新世代消费者追求美的意愿增强,颜值经济应运而生,带动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发展。2019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仅为3.6%,远低于同期美国、日本、韩国的渗透水平。根据新氧发布的《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中国每千人诊疗次数仅为14.8,约为日本一半,韩国的1/6。预计未来医美行业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望随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提升。此外,医美行业技术渐趋成熟,医美疗程风险降低也将促使中国医美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468.82亿元。太平洋证券指出,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医美渗透率的提升,该行业热度逐年升高,医美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快速增长,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消费属性。按照介入手段,医美大致非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手术类主要包括五官整形、美体医疗等整形项目,非手术类主要包括注射填充、激光美容等皮肤美容项目。预计2023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拓展至3115亿元。行业逐步规范,产业链头部公司迎来发展黄金期。纵观医美行业政策发展的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医行业的监管日趋严谨,市场监管有望逐渐成熟。规范的市场利好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优质企业将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快速成长。浙商证券研报称,新玩家通过收购积极入局,医美概念已成为企业价值提升的催化剂。医美市场火爆,近年来多个玩家通过并购迅速入局医美,形成“主营业务+医美”的跨行布局模式,提升企业价值。来源:红星新闻、沸点视频、极目新闻、新京报、微博(@人民日报、@济南公安)推荐阅读:塔利班9·11就职典礼?发言人回应刑拘!济南喜悦整形事件7分钟版…警方通报来了!(2021-10-25 10:57:1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