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中新视频
“你觉得你给我造成麻烦了,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这段对话出现于网传的一段“济南一美容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的视频中。视频显示,早前,济南高新区喜悦
整形医院内,一女顾客因整容手术失败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之后,该顾客被喜悦整形一女性股东殴打,威逼其签订和解协议,并恐吓其不许继续投诉。视频中,女老板“威胁”女顾客称,“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你想想,我能让你好过?”据该整形机构一名前员工称:视频中打人者是整形
医院法人刘某。当事人安女士2020年6月做了眼部手术后出现问题,要求修复和退款均遭拒。
2021年3月9日,安女士再次带着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人维权,刘某等到工作人员走后,便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随后安女士还被逼签了和解协议。对此,9月7日,简介为“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官方微博”的@济南喜悦整形 微博发布声明回应称,视频中那名女顾客安某是医闹,背后有专业的团队在操纵炒作此事,此事医院已经向
警方反映。对于视频中自己的不妥言行,整形机构当事人已经承认错误并将积极改正。

警方介入据济南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针对“网传济南一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的视频”一事,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8日通报称,警方迅速开展工作,积极联系被殴打顾客,2021年9月7日下午依法传唤刘某明接受询问,现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9月8日凌晨4时22分,微博认证为“济南医美维权当事人”的微博号“济南喜悦小O”发布了一段与当地派出所民警通话的视频。视频中民警称时间紧急,让当事人到派出所了解情况,但该当事人称太晚了,想第二天再到派出所接受询问,随即挂断了电话。

据极目新闻,济南市高新区宣传办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关喜悦整形一事,正在开会研讨,后续将会发布相关通报。

网传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前员工:之前就有顾客被打伤9月7日,一段“济南一美容整形医院女老板殴打顾客”视频引爆舆论。网传内容称,2020年3月9日下午,济南高新区某整形医院内,一女顾客因眼部整容手术失败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之后,该女顾客被该医院一女性股东殴打,威逼其签订和解协议,并恐吓其不许继续投诉。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坐在沙发上穿牛仔外套的女子(疑似顾客)被一名穿白色连衣裙(疑似美容机构老板)的女子抢去手机,女顾客大喊报警。随后双方在拉扯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女顾客不停尖叫,该女老板和员工在此过程中对该女顾客进行殴打辱骂。之后,该女老板让女顾客签和解协议,并不停辱骂,要求对方按照她的意思跟市场监管部门说,不然就不放人。该女老板在视频中的言词十分犀利:“你觉得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你以后走哪儿我跟哪儿。”

据新京报,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前员工孙女士表示:2020年6月,视频中的女顾客专门从辽宁老家来到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做眼部综合手术。手术过了恢复期后,顾客觉得两只眼睛大小不一样,才找上门来协商。孙女士告诉记者,手术情况因人而异,顾客的诉求是否合理自己也没办法下定论。“2021年3月1日,顾客来了一趟喜悦整形医院,说想要全额退款。当时刘明不在店里,我们也做不了主,顾客就走了。”孙女士表示,当天她把情况如实转告给了老板刘明,刘明在
微信上说让她先糊弄一下。3月9日上午,女顾客和市场监管局两位工作人员一起到喜悦整形医院来解决问题。“刘明提出给顾客做修复,并且可以打玻尿酸做补偿,但是顾客说对医院不信任了,想要退款去其他地方修复。”孙女士介绍,市场监督局的人了解情况后,让顾客和医院和平协商,随后离开。“打人的事就是在市场监管局的人离开后发生的。”孙女士称,由于顾客坚持要退款1万元,刘明不同意,之后就发生了视频中的事情。孙女士当时也在现场,她告诉记者,自己目睹了整个过程。“对她(女顾客)又打又骂,还给她家里打了电话,威胁她签同意和解的材料。”孙女士表示,在济南喜悦整形医院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平均一周就有两三次闹到派出所的。有个顾客被打成轻微伤之后,整形医院有赔钱道歉,其他的都不了了之。”

整形医院回应:对方是医闹,背后有团队9月7日上午,认证为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官方微博的微博用户@济南喜悦整形 发布了一则声明称,视频中女顾客系医闹,并表示其背后有团队在操纵炒作,对此已向警方反映。

据极目新闻,9月7日晚上10时许,济南市舜华路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事中的涉事女老板已经被带到派出所了解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他们也已经通知女顾客到派出所处理,但她还未到。济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则回应称,派出所已经处理,正在调查核实中。在舜华路派出所门口,极目新闻记者遇到了济南喜悦整形医院的两名员工。他们说,视频中的事情不是近期发生的,老板现在派出所,但是对方女子还没有来。这两位员工还说,对方是专业的医闹,视频是医院一个离职员工拍的。对此,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柴欣律师表示,从视频来看,涉案美容院的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抢夺他人手机,并故意侮辱、威胁、殴打他人,已经严重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第三款、四十二条第二款、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应按照该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分别处罚、合并执行。此外,如美容院工作人员故意殴打、伤害他人身体,达轻伤及以上级别,则应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涉事机构或无整形资质据澎湃新闻,记者在天眼查APP上搜索发现,涉事机构喜悦整形的全称为“山东沃德喜悦医疗美容有限责任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名为刘明明。该公司成立时间为2019年11月,注册资本300万元。除了刘明明,喜悦整形还有一个股东名为曲媛,二人各占50%的股份。刘明明为喜悦整形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曲媛为监事。此外,喜悦整形的参保人数只有4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设立美容机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未取得医疗机构卫生许可证,并经登记机构审核,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记者发现,喜悦整形的经营范围包括,美容医院服务;美容服务;医疗器械的研发及销售;仪器仪表的销售、技术服务等,并不包括相应的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等经营范围。

并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平台上,也查询不到喜悦整形的医院执业登记信息。

根据天眼查APP的指引,记者发现了喜悦整形的另一个官方微博“喜悦整形官方”。其中,有不少宣传喜悦整形手术案例的微博,包括抽脂、双眼皮等手术。记者还发现,该微博中还有几则“股东加盟”视频,喜悦整形在微博中称“全国诚招加盟”。但是在商务部的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平台上,也查不到喜悦整形的相关加盟资质。

记者还发现,在
大众点评APP中,网友纷纷涌入喜悦整形店铺进行评论,指责该机构股东打人一事,目前已有5000多条评论。


大众点评截图

喜悦整形大门紧闭,有市民前来围观据极目新闻,9月8日7时40分左右,记者来到网传事发地济南市高新区喜悦整形医院。这是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整形机构,只有两层楼高,外部的装修看起来比较简约。记者一直等到上午10时09分,该店大门仍然紧闭,双层窗帘全部拉上,几乎什么都看不见。期间记者多次敲门,并无人回应。记者通过一医美服务平台查询到,济南喜悦整形医院在该平台显示的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点到23点。


10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人骑摩托车或者开车到喜悦整形医院门前停留拍摄,其中有不少是非济南本地的牌照。记者上前询问一对骑摩托车过来拍照的情侣,他们称是在网上看到热搜,猜测这里应该有很多人,于是就过来看看热闹。


黑医美泛滥,国家监管出重手近期,市场的火爆催使大批企业纷纷跨界加入医美赛道。资本的青睐,以及可观的回报率,再加上医美消费的高频性、依赖性,也引得许多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借此投机,抓住消费者对“颜值”的期许,利用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乃至酿成惨痛的医疗事故。如7月13日,杭州某女网红因于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进行抽脂填充手术后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不幸离世,该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医疗美容是运用手术、医疗器械、药物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各部位进行修复与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医学科学。近年来医美行业发展迅速,医美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医美用户规模达到1807.3万人。但这火爆情形之下,也有很多乱象。如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医美市场中的针剂正品率仅有33.3%,也就是说每3支针剂中就有2支非法针剂。而在肉毒素这个品类中,48.4%用户注射的是非法品牌。对于许多消费者注射的溶脂针、少女针、胎盘素等更是100%的非法针剂。《白皮书》显示,46.3%的用户注射过
这些非法针剂。而目前,国家药监局并未通过任何此类针剂的审批。为遏制医疗美容乱象,进一步净化医疗美容市场,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8部门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于6月到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工作任务包括四大方面:(一)严厉打击“未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二)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禁聘用非卫生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严禁“以次充好”,严禁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严禁违规分解手术项目等。(三)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四)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各地也纷纷跟进,彻查地方上的非法医美机构及服务。7月20日,北京市卫健委印发《北京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7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无证医美从业行为和非法培训机构。早在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就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在去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要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不得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无合法资质的使用单位。政府监管、治理力度的加强,是筑牢医美行业规范的关键之举。业内人士认为,医美从业者需要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储备,但这同时也使得消费者与从业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是从监管层面加强行业治理。此外,行业内部的企业也应通过开展自律行动、制定行业标准来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网
(2021-10-25 10:53:5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