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日报》等媒体发文称,李易峰代言的品牌德国康巴赫,实际上是一个出售纯正国货的“假洋品牌”。

8月18日,李易峰在其微博官宣了自己成为康巴赫代言人的消息。这条消息引来众多粉丝的支持,该条微博点赞数突破27万,评论数超过45000,大部分网友表示“想买”。

但很快,李易峰所代言的康巴赫就遭到了家电行业媒体的质疑。行业媒体“家电圈”就指出,康巴赫品牌由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经营,这是一家靠微商起步,员工不到50人、社保参保人数只有9个人的小微企业。此外,康巴赫还在美国和欧盟以相同的文字图案提交过商标申请,申请人均是浙江KBH,商标名称则都是“拼音缩写+中文”式的“”KBH康巴赫”。

显然,康巴赫品牌的锅具都是国产,只是和这些国货被贴上“德国康巴赫”的标签,加上流量明星的代言加持,就摇身一变,成了“高端洋货”。这样,产品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利润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康巴赫的假洋货,在国内市场上还有很多。过去,由于互联网普及程度低,信息不对等的缘故,人们获取消息只能依靠媒体的“投喂”,很难主动获取。许多假洋货还能通过一些宣传和营销手段忽悠消费者。
但今天的互联网发展迅速,网友们不仅可以主动获取自己想要的讯息,更能自己创造内容,从而享受内容与流量带来的价值。网络上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都是由用户率先曝光的。

就像这次李易峰代言康巴赫事件一样,在李易峰发布微博后,很快就会有人在网络上“扒一扒”其代言品牌的底细。与李易峰此前代言的奥迪、HUGO BOSS等国家大牌不同,康巴赫的体量与知名度并不大,一些好奇的人自然会通过互联网去了解企业的更多信息。
恰巧在今天,关于企业的注册信息,信用信息,股东信息都一览无余,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查阅,人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家出售假洋货的企业了。
康巴赫等品牌通过卖假洋货的方式忽悠消费者时,殊不知在信息高度对等的今天,假洋货已无法继续活在暗处,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洗白,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这也给消费者提了个醒。首先就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不盲目崇拜洋货,不盲目跟风,不盲目购买网红产品,根据自身经历状况和需求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意识还是要有的。其次,主动了解商品信息、品牌信息、企业信息也是在购买商品前必须要做的功课,在信息透明的今天,实现这一点并不难。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中汲取“营养”,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少交智商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