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区记者 杨一帆
当地时间1月20日,加拿大法庭将就孟晚舟引渡美国一案再度展开审理。美国知名媒体彭博社分析称,孟晚舟能够豁免的概率仅为可怜的1%。

彭博社在报道中认为,1%的概率,与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判无罪的概率相仿。但是,戈恩已经潜逃出日本,而孟晚舟则不得不在法庭上等待自己的命运。虽然孟晚舟也获得了保释,但受到全天候24小时监视,而且左脚踝上还装有GPS跟踪器。
据悉,在即将展开的庭辩程序中,孟晚舟是否符合“双重犯罪”的原则,将成为决定她是否会被引渡的关键。
双重犯罪是啥程序?
“双重犯罪”又称相同原则,是指可引渡的犯罪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家和被请求引渡国家双方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简单来说,只有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构成犯罪的罪行,其嫌疑人才可以被引渡。
那么,美加方面给孟晚舟准备的罪名是什么呢?
据上周公布的加拿大检方提交给法庭的文件,孟晚舟之所以被要求引渡,是因为她“误导汇丰银行”,让汇丰认为华为在伊朗的业务不违反制裁,从而构成欺诈。换句话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变成了该案的一个法律背景,而非其被引渡的理由。
这招偷梁换柱实在是令人咋舌。

2018年12月1日,应美国要求,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捕。起初,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被认为是向伊朗输出科技产品,违反了美国对伊制裁。对此,孟晚舟的律师团队认为这一理由无法成立,因为在加拿大开始受理引渡案时,加拿大还没有对伊朗实施制裁。
此后,美国将对孟晚舟指控的重心逐渐调整至“就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令诈骗银行”。美方称,孟晚舟向汇丰银行说谎,以欺骗其进行违反美国对伊制裁的交易。由于欺诈在加拿大也是犯罪,因此符合引渡需要的“双重犯罪”原则。
什么都听美国的加拿大检方
目前看来,加拿大检方的指控采用了美方的立场。但孟晚舟的律师团队认为,这一指控仍然站不住脚。
首先,如果检方指控的行为发生在加拿大,汇丰银行的交易并不违反加拿大的制裁。何况,即便构成欺诈,所谓“不当行为”的发生地点很可能也并不在加拿大,而是在香港。
彭博社报道称,孟晚舟和汇丰银行之间的交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和汇丰银行一位银行家2013年在香港一家茶馆举行的一次会议。而加拿大前特别检察官拉维·希拉表示:“加拿大的欺诈法没有域外管辖权。” “如果您在香港欺诈,我不能仅仅在加拿大起诉您。”
其次,这起案件的实质仍是关于是否违反美国对伊制裁,而非欺诈。美方之所以将这起案件“包装”成所谓的欺诈,只是为了更容易引渡孟晚舟。
孟晚舟的律师团队17日表示,“本质上,这是一起关于美国制裁实施问题的案件,却被假扮成加拿大欺诈案的样子。”如果仅是欺诈行为,美国并没有合法理由追捕孟晚舟,因为“美国并没有因为某个外国人通过误导银行获取贷款或金融资助,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全球追捕。”
最后,所谓的欺诈行为,其实也很可能并不存在。
加拿大检方认为,正是因为孟晚舟对汇丰银行说谎,才导致银行错误地估算了风险,并进行了本不会发生的交易。但根据香港《南华早报》近日获得并报道的一份文件,汇丰银行其实很早就了解到香港星通技术公司(被美方指认为华为与伊朗交易的纽带,编者注)与华为之间的联系,也清楚该公司在伊朗的业务及其性质。
换句话说,孟晚舟与汇丰银行之间的沟通根本不会引起所谓的“误导”,更谈不上欺诈。
美式打压暂时不会停止
尽管如此,彭博社援引资料与分析认为,孟晚舟仍有99%的概率被引渡至美国。

据加拿大司法部表示,自2008年以来收到的798项美国引渡请求中,加拿大仅拒绝或撤销了8项引渡,另有40项被美国主动撤销。也就是说,99%的美国引渡请求都会被满足。如果将时间轴延长至加拿大修改引渡法规的1999年,仍有约 90%的引渡请求会得到批准。
此外,除了与案件相关的法律问题外,一个更不应忽略的事实是,美国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警惕与打压已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孟晚舟不仅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也是华为的财务总监。美国政府于去年1月宣布要求引渡孟晚舟的同时,还宣布以23项罪名起诉华为。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接连出台政策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疯狂打压。虽然美国至今尚未拿出任何证据证明华为公司的产品存在网络安全隐患,却仍屡屡鼓噪所谓的威胁论,并动辄使用国家机器,威逼利诱诸多盟国禁用华为。
美国的无理霸道自然会让一味服从的“小弟”引火烧身。目前,已有加拿大人呼吁司法部长拉麦提介入这一案件,为了加中两国的友谊释放孟晚舟。法新社报道援引法律专家鲍廷的话说:“司法部长有权在任何时候叫停引渡程序。”
加拿大以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而且有法律专家说,如果引渡请求被认为是出于政治动机,那么加方可以拒绝相关请求。但有美媒称,加拿大政府目前的立场是不干预相关司法程序。
根据加拿大当地法院的安排,有关引渡孟晚舟一案的审讯将于今年1月至11月期间分4次举行,其中首轮定于1月20日至24日之间进行。
如果法院裁定孟晚舟的行为符合引渡所需的“双重犯罪”原则,那么法院将于6月展开第二轮审讯。如果法院裁定孟晚舟“双重犯罪”不成立,那么根据加拿大的引渡规定,孟晚舟可以被释放。
孟晚舟的律师团队强调,一旦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将开启一个危险的先例,“美国法律变成加拿大法律。‘双重犯罪’原则蜕化为‘单一犯罪’原则。”
最后,无果加拿大法庭的裁决完全不利于孟晚舟,也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终结。孟晚舟可以一直上诉至加拿大最高法院,而这又将开启新一轮长达数年的博弈。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深海区】出品,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