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受猪肉价格上涨带动,10月CPI同比上涨3.8%,涨幅超预期。分析人士普遍预测,CPI上涨趋势或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部分月份不排除涨幅会突破4%。不过,当前物价上涨仍是猪肉价格主导的结构性通胀,并不存在全面性通胀风险。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CPI连续两个月运行在“3%时代”。猪肉价格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据统计局数据,10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0.1%,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9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涨幅的近九成。
从同比情况来看,10月份,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仍将是带动食品价格和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并将带来牛肉、羊肉、蛋类等食品价格上涨趋势。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CPI仍将处于高位,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可能会达到4%以上。尽管CPI同比超预期,但核心CPI仍维持稳定。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相同。
“10月份剔除猪肉价格以外的CPI同比涨幅只有1.3%,而非食品价格涨幅降到0.9%,不存在全面性通胀风险。”刘学智说。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目前肉禽蛋供应较为充足,且非食品项跟随涨价的动能较为有限,尤其在需求端没有出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猪肉的涨价无法带动所有产品共同涨价。
章俊分析认为,处在低位的核心CPI以及剔除猪价扰动的CPI都显示整体通胀压力有限,货币政策在面临结构性通胀问题时更应锚准核心通胀。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