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濒危动物?是中国的濒危动物
??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世界濒危动物请告诉我世界种濒危动物的名称和详细资料,当然,越多越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是哪几种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种群已经减少到勉强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狭窄,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或发生,便会很快灭绝。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物种。目前许多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多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对其特殊生境的破坏造成的。濒危野生动物是国际公约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要保护的野生动物。 世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高等动物加上各种昆虫约在百万种以上,但是自1600年以来,在总共4226种哺乳类动物中,已有36种灭绝,120种濒临灭绝;在已知的8684种鸟类中,已灭绝的有94种,濒临灭绝的有187种。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资料,自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绝种,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面临灭绝的危险。濒临灭绝的动物中还包括190种两栖类、爬行类和80种鱼类。对了,详细的要不>
世界最具代表性的4种濒危动物
白鳍豚: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
苏门答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1、双髻鲨双髻鲨的头部形状好像一把大锤,它的眼睛就长在这只锤子的两端,但是现在这种奇特的动物也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今天宣布双髻鲨被列入濒危动物“红名单”。由于鱼翅在东南亚等地区热销,捕捞鲨鱼的渔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鲨鱼被拖网和其他捕鱼工具所捕获,而鲨鱼则每两年才能繁殖一次。在过去的25年中,大西洋东部的鲨鱼数量已经锐减了大约80%。2、猩猩苏门答腊猩猩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而婆罗洲猩猩也越来越接近危险的境地。目前世界上野生的苏门答腊猩猩只有7300只,而婆罗洲的猩猩虽然数目较多,但是估计也少于45000只,这对于整个种群来说数目还是十分稀少的。由于印度尼西亚对棕榈油生产的扩大,野生猩猩的栖息地面积越来越小,苏门答腊群岛和婆罗洲的土地有很多已经改造成了棕榈种植场3、印度鳄印度鳄是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的一种大型鳄鱼,由于近年来人类修建了过多的水利设施——大坝、中型人造堤防和水渠灌溉工程等等,以及过度的采砂活动,使得印度鳄的栖息地大面积地丧失。野生印度鳄的数目已经从1997年的436只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82只,印度鳄已经走到了灭绝的边缘。4、江豚江豚是白暨豚的近亲,但是它们却可能遭遇和白暨豚一样悲惨的命运。由于江豚比白暨豚具有更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中国高度污染和航运异常繁忙的长江水道还能存活和繁殖,目前科学家们估计野生江豚的数目不超过2000头,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急剧下降,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再也不能看到这种可爱的深灰色哺乳动物了。目前白暨豚在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名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已灭绝”的级别,最后一次在长江中见到可能是白暨豚的纪录是在2002年,当中国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只白暨豚死亡之后,白暨豚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一个概念中的形象。5、大猩猩 2006年,大猩猩就被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宣布为高度濒危动物。由于埃博拉病毒泛滥和非法捕杀,在过去的20到25年中生活在中非国家地区的野生大猩猩数目已经锐减了60%,而伐木业使得过去人们难以进入的原始森林变得不再危险复杂,也为非法捕杀大猩猩的猎人们拓宽了道路。6、会学舌的长尾小鹦鹉 长尾小鹦鹉是人类从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红名单”上成功解救回来的一种动物,它的濒危级别已经从“极度濒危”上升到了“濒危”。15年以前这种长尾小鹦鹉是世界上数目最少的鹦鹉,但是通过多年以来的人工繁育和保护,野生长尾小鹦鹉的数目目前已经超过了320只。7、秃鹫 目前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秃鹫数目都异常少。在亚洲,埃及秃鹫的濒危级别已经从不濒危上升到濒危,红顶秃鹫的濒危级别则从濒危上升到极度濒危;而在非洲,仅存的三种秃鹫面临着更为残酷的命运,它们的数目已经异常稀少。《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物种保护级别被分为9类,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9类当中“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3个级别统称“受威胁”(“threatened”)。
世界十大稀有动物,这些濒危动物,你认识几个?
世界上的濒危物种实在是太多,我们以目前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数据为参考为大家介绍。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共收录了63939种动物,其中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和地区性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的有33种,极度濒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有2644种,濒危(Endangered)的有4110种,易危(Vulnerable)的5889种,保护下暂时处于低风险(Lower Risk:Conservation Dependent)和近危(Near Threatened)的有3952种。
注:所有物种的学名(括弧内的两个拉丁文单词)均应斜体,但问答平台暂不支持斜体,故只能以正体显示。首先介绍几种极度濒危的物种:
小蓝金刚鹦鹉 (Cyanopsitta spixii),原产巴西,这个物种虽然被IUCN红色名录列入极危级别,但可能已经野外绝种,人工饲养的仍有超过60只,其濒危的原因是主要是为了宠物贸易而进行捕捉活动以及生境破坏。
↑图:小蓝金刚鹦鹉
隐鹮(Geronticus eremita),曾广泛分内在中东、北非及南欧,目前仅在摩洛哥分布有500只左右的野生个体,在叙利亚有少于10只野生个体,其濒危的原因是如使用杀虫剂在内的环境污染,修筑水坝等破换生境的人类活动以及捕杀等,被IUCN红色目录列为极危物种。
↑图:隐鹮
爱氏鹇(Lophura edwardsi),是越南特有鸟类,目前野生个体不超过250只,被IUCN红色目录列为极危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破坏和碎片化,尤其是越战时期喷洒脱叶剂使得破坏雨林造成了其生境大规模缩减,。
↑图:爱氏鹇
苏门答腊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目前野生个体可能少于100头,被红色目录(The IUCN Red List)列为极危物种,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图:苏门答腊犀牛
看了这么多国外的物种,我们再看看国内:
斑鳖(Rafetus swinhoei),目前国内苏州动物园有两只,越南有一只,其中,国内的两只虽是一雌一雄,但雄性年龄偏大,科研工作者试过自然繁殖,也尝试过人工授精,但都以失败告终。红色目录(The IUCN Red List)虽将其列为极危物种,但该物种的生存前景极其堪忧,离灭绝就一步之遥。
↑图:斑鳖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是长江中分布的两种淡水豚,其中白鳍豚是一个独立的物种,长江江豚是江豚的指名亚种,航运噪音和螺旋桨是它们最大威胁,此外渔业捕捞、水利设施建设、水体污染也对其生存造成严重影响。白鳍豚在2007年已被确认功能性灭绝,江豚的野生个体在1000只左右,并且数量还在继续下降,红色目录(The IUCN Red List)虽将江豚这个种列为易危,但对长江江豚这个亚种特别对待,将其列为极危,我国也将其保护级别调整为一级。
↑图:白鳍豚
↑图:长江江豚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这是一个活活被国人吃成濒危的典型例子,中华穿山甲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盗猎取肉和取鳞,其数量一致在下降,在2014年,IUCN红色名录将中华穿山甲濒危级别从濒危调整调整为极危,国内的中华穿山甲已经很少见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盗猎已经逐步转向东南亚,过去十年间,数以万计的中华穿山甲以及其近亲——爪哇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等通过非法国际贸易进入中国。
↑图:中华穿山甲
目前,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的灭绝,生态系统的崩溃,苦果最终会由人类自己来品尝,在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弥补这个错误的时候,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拒绝和抵制食用、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发现非法捕杀、采集或贩卖野生动植物,及时向有关部门(森林公安、林业部门、渔业部门等),亡羊只要补牢,就为时未晚。
目前世界上的12种濒危动物?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总数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中华鲟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
1989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33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97种,二级保护动物238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长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暨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缳、中华 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四爪陆龟、鼋、鳄晰、世晰、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