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佛教之花 优昙婆罗花 是三千年一开?
宝光寺三宝之一优昙婆罗花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佛曾经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经历磨难后在优昙婆罗树下成就正觉。 ——《长阿含经》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
此花是拘那含佛(过去七佛之一)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开花,亦结果。花朵被称做优昙钵或者优昙婆罗花(udumbara),简称优昙花,经上又名“灵瑞花”。老枝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呈叶状。花生于叶状枝的边缘,“优昙婆罗花”的直径只有毫米,花形如钟,淡白色,花茎细如金丝。白色夜开,芳香极美,翌晨即萎,昙花一现。 宝光寺的优昙婆罗花
优昙婆罗花,梵语 u?umbara,巴利语 udumbara。在佛经又有不少译名,例如:优昙钵罗优昙波罗优昙跋罗优昙婆逻乌昙婆罗乌昙 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优昙婆罗花」的特性:
. 优昙婆罗树十分巨大。
. 有叶子,其叶似梨。
. 有果实,果大如拳。
. 通常看不到花朵。
《杂阿含经》卷:「有五种大树。其种至微。而树生长巨大。而能映障众杂小树。荫翳萎悴。不得生长。何等五。谓健遮耶树.迦捭多罗树.阿湿波他树.优昙钵罗树.尼拘留他树。」(CBETA, T, no. , p. , a-)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卷:「优昙华。具云优昙钵罗。此翻瑞应。其叶似梨果如拳大。」(CBETA, X, no. , p. , b- // Z :, p. , c- // R, p. , a-)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优昙钵华。或云优昙婆罗。新云乌昙跋罗。中天竺摩竭陀国。慈贤法师言。梵云坞东朱萝。正也。然此并无正翻。义云瑞应。或云希有。隋翻水愿。谓其树不华而实。若生华则有佛。及有轮王出世。故云瑞应。此华多时乃一开。故云希有。应法师曰。其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华而结子。亦有华而难值。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般泥洹经云。阎浮提内。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树有金华者。世乃有佛。」(CBETA, X, no. , p. , b- // Z :, p. , c-d // R, p. , a-b)
优昙跋罗 摘录《中华佛教百科》
优昙跋罗(梵 u?umbara,巴 udumbara)
树名。音译又作乌昙婆罗优昙婆逻乌昙 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其学名为 Ficus glomerata,属桑科,多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等暖湿之地。树高丈馀,叶似梨,其果大者如小儿拳,小者如拇指,十数颗聚生于树干。生熟皆可食,然味不佳。其花为隐于花托之中,人眼难见其花,故乃有种种臆说。
优昙跋罗华 摘录自《佛光大辞典》
优昙跋罗,梵语 u?umbara 或 udumbara,巴利语 udumbara。又作乌昙钵罗花忧昙波花邬昙钵罗花优昙花郁昙花。略称昙花。意译作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属于桑科中之隐花植物,学名 Ficus glomerata。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等地。树干高三公尺馀,叶有二种,一平滑,另一粗糙,皆长十至十八公分,尖端细长。雌雄异花,花托大者如拳,小者如拇指,十馀个聚生于树干,虽可食用而味不佳
关于优昙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
①白曼陀罗 又名:风茄儿山茄子(《纲目》),大颠茄(《生草药性备要》),颠茄闷陀罗(《广西通志》),野蓖麻猪颠茄猪波罗老鼠愁白花曼陀罗金盘托荔枝。 一年生草本,全体近于无毛.茎直立,圆柱形,高~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叶互生,上部的叶近于对生;叶柄长~厘米,表面被疏短毛;叶片卵形长卵形或心脏形,长~厘米,宽~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或近于阔楔形,全缘或具三角状短齿,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叶脉背面隆起。 花单生于叶腋或上部分枝间;花梗短,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萼筒状,长~厘米,淡黄绿色,先端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花后萼管自近基部处周裂而脱落,遗留的萼管基部宿存,果时增大呈盘状,边缘不反折;花冠漏斗状,长~厘米,顶端直径~厘米,向下直径渐小,白色,具棱,裂片,三角状,先端长尖;雄蕊,不伸出花冠管外,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子房球形,疏生细短刺,室,胚珠多数,花柱丝状,柱头盾形。 蒴果圆球形,表面有疏短刺,成熟后由绿变为淡褐色。 种子多数,略呈三角状。 花期~月。 果期~月。 生长于山坡草地或住宅附近。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上海南京一带有栽培。
②毛曼陀罗 又名:软刺曼陀罗毛花曼陀罗。 一年生草本。 形与上种相似,但全体密被白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叶片广卵形,长~厘米,宽~厘米,全缘或微呈波状。 花白色或淡蓝色,萼管基部宿存,边缘向外反折。 蒴果近圆形,密生柔软针刺。 花期~月。 果期~月。 分布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等地;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均有栽培。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曼陀罗根)叶(曼陀罗叶)果实(曼陀罗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望采纳,谢谢
优昙婆罗花的传说
优昙华又优昙婆罗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佛教经文中称此花为“仙间极品之花”,开花被当作吉祥的征兆,代表圣人转轮法王(金轮王)(佛)出世,三千年才开一次花,并且开后随即凋谢,所以后人称呼难见而易灭的事物为“昙花一现”。
根据《佛学大辞典》,提到优昙华的佛教经典包括《法华文句》《慧琳音义》《玄应音义》《慧苑音义》《法华玄赞》《法华义疏》《翻梵语》《法华经方便品》《同化城喻品》《同妙庄严王品》与《南史》等。《翻译名义集》亦说《般泥洹经》中提到该花开时,金轮王出世的过程。据《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则说:“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佛学大辞典》亦说,“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萼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萼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
优昙婆罗花的传说
据佛经记载:
优昙婆罗花乃灵瑞之花,
《妙法莲华经文句纂要卷二》四上记载:“优昙华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五》谓“优昙钵。此云灵瑞华。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举此以喻佛待时出难值遇也。”
《一切经音义》卷八曰:“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之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续一切经音义》卷六云:“优昙钵罗。次徒含反。梵语也。旧云优昙。正云乌昙钵罗。此云祥瑞云奇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金轮出现。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又云:“人身无常,富贵如梦,诸根不缺,正信尚难。况值如来得闻妙法,不为稀有如优昙花?”上开经文总撮意为:优昙婆罗花为“灵瑞之花”和“祥瑞灵异之天花”,“世间无此花”,此花从天而来,“三千年一现”于世,自释迦牟尼佛以降三千多年来从未在世上出现过,现今“优昙婆罗花”又再盛开,意味“金轮圣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普渡众生。
优昙婆罗花是什么花?它的花语是什么啊?
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
“优昙婆罗花”一般在夜里盛开,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如同昙花一现,代表着祥瑞之气,观赏者会受到祝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