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通报100款App 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11月28日,中消协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据了解,本次被测评的10类(通讯社交、影音播放、网上购物、交易支付、出行导航、金融理财、旅游住宿、新闻阅读、邮箱云盘和拍摄美化)100款App源于中消协此前开展的消费者需求调查以及评测专家组建议。

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10类App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59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位置信息”,28 款App涉嫌过度收集“通讯录信息”,23 款App涉嫌过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过度收集“手机号码”等。 在隐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其中34款App没有隐私条款。
其主要问题是:
1.未明确告知收集个人信息类型,且收集敏感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用途;
2.未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和停止运营的情形;
3.未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使用方式;
4.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时不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同意;
5.未明确告知用户如何更正个人信息和撤回同意;
6.隐私条款未在明显位置公示,条款变更时未及时通知用户;
7.隐私政策存在默认同意或未提示阅读等问题;
8.存在“自行承担风险”等不合理免责条款。
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中消协建议: 一是加强隐私保护立法,提高立法立规的前瞻性,做好政策措施的落地工作,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护; 二是督促App开发管理者根据App的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明示个人信息收集范围,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开发管理者应尽可能少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督促App开发管理者明示隐私条款,不采用默认勾选方式、不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开发管理者应采取显著方式引起消费者注意,引导消费者主动阅读、理解相关隐私政策; 三是各应用商店要认真履行平台审核责任,强化App隐私条款的明示义务,对于没有隐私条款的应当及时下架,并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使用,应当要求相关隐私条款内容不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含有不公平格式条款; 四是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合作,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制度,严肃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问题,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
《香港文汇报》整版报道 看以启迪环境为首的环境企业为何选中合肥蜀山区
中国手机安全状况三季报披露:交友、虚假兼职成高危诈骗类型
京东超市11.11战报:21个品类4小时内达成去年全天成交额
新生报到惊现奇葩事 不买太平洋保险无法报到分宿舍?
向善而行 共生未来 中国飞鹤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中消协通报100款App 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