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手机保护套比较试验报告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
盐田区消费者委员会、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
2018年4月
摘 要
(一)、手机保护套也称手机壳,是消费者每天高频使用和接触的物品,儿童也会玩耍甚至入口咬噬。调查显示,九成用户使用塑料保护套,塑料制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此,我国尚无强制性的标准或法规。
(二)、塑料手机壳是由化学物质构成,欧盟早在2007年就开始实施《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欧盟的REACH法规涵盖了大约68类3000多种限用物质和65种强制不得使用的禁用物质,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会产生危害。
(三)、手机壳中可能含有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短链氯化石蜡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后无法通过正常代谢排出,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接触塑化剂较多的人群中,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会产生紊乱,对生育也有影响,儿童生殖系统的发育会直接受到影响。多环芳烃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便迅速溶于肾脏、肝脏、脾脏等器官,残留在人体内的多环芳烃会累积,引起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病变。铅元素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破坏骨骼,引起肾衰竭。
(四)、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消费者关心的化学安全问题,结合消费者实际使用场景,参考欧盟的REACH法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POPs)、德国GS认证对多环芳烃(PAHs)的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的相关要求和ISO4892-3 标准,旨在制定出全球最严苛的手机壳化学测试指标。
(五)、经检测发现,23款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201项化学物质测试中,没有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占比近八成。但是,有5款手机壳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且检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出了标准限值的要求,包括一些大品牌,如苹果、小米等。超出限值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塑化剂、铅含量上。
如果您想知道详细的情况,请阅读正文。
目 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测试标准及方法 ................ ........................3
三、样品选择 ..............................................6
四、 比较试验的结果........................................8
(一)、 结果概述............................................8
(二)、 五星品质榜...........................................8
(三)、 四星品质榜..........................................12
(四)、 三星品质榜..........................................15
(五)、 检出结果超出限值榜..................................15
(六)、 结果分析与解读.....................................17
(七)、 测试结果总表.......................................19
五、 消费提示.............................................20
一、项目背景:
据工信部《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到14.2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102.5部/百人。
其中,75%的手机用户选择使用手机壳,我国有10亿手机壳用户。全国手机壳近七成来自深圳,年产值约200亿元。
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用户喜欢使用塑料保护套。
塑料手机壳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而我国尚无相关的标准或法规。
对此,消费者却十分关心。
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关注手机壳“异味”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5%和30%。
但是,消费者无从得知哪些手机壳是有毒有害的,哪些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该行业门槛低、无标准、监管难度大。
一旦确定产品材质,即可根据手机形状开模、量产、上市。许多小厂商和山寨企业跟风扎堆,以低价劣质产品占领市场,造成行业无序竞争,秩序混乱。
为给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指引,推动出台行业标准,促进规范行业秩序,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区消委会、盐田区消委会、宝安区消委会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塑料手机壳比较试验,共同对线上线下热卖的28个品牌30款手机壳进行了比较。
选购的品牌如下:
三星|摩仕|迪米克|华为|品胜|苹果|尚睿|提亚|小米|JETech|优加|MOKO|网易严选|锐舞|Q果|花虎|洛克|ESCASE|VIVO|网易智造|亿色|摩米士|浩酷|第一卫|跃宁|
品炫|乐天游|龙鳞宫(排名不分先后)
二、测试标准及方法:
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消费者关心的化学安全问题,结合消费者实际使用场景,参考欧盟的REACH法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POPs)、德国GS认证对多环芳烃(PAHs)的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的相关要求和ISO4892-3标准,旨在制定出全球最严苛的手机壳化学测试指标。
l参考欧盟REACH法规的相关化学要求,主要体现在:
181项高关注度物质(SVHC);
6种限制使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
重金属(铅、镉);
l参考欧盟POPs对短链氯化石蜡(可用作增塑剂和阻燃剂)的规定;
l多环芳烃含量参考德国GS认证的相关要求,采用AfPSGS 2014:01 PAK标准,对18种多环芳烃进行了检测。根据手机壳会与皮肤长时间接触(超过30秒)或反复与皮肤短时间接触的产品使用特性,按种类2的限值判定。
l消费者在使用手机壳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发黄变色的问题。对此,我们采用ISO4892-3标准对样品进行老化测试,检验样品是否容易发黄变色。
l此外,针对消费者担心儿童玩耍手机壳甚至入口咬噬的问题。我们参考了国外儿童用品法案或标准,如欧盟的EN14372标准对儿童用品中塑化剂的测试方法;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对儿童产品中铅含量的要求。
具体测试标准及方法如下:
#
检验项目
标准、法律法规
参考检测方法
限值
1
邻苯二甲酸酯
REACH附录17
条款51&52
EN 1437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含量总和≤0.1%;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含量总和≤0.1%.
2
镉
REACH附录17
条款23
IEC 62321-5
塑料:0.01%
涂层:0.1%
3
SVHC高度关注物(181项)
REACH条款33(1)
酸消解及
溶剂萃取法
0.1%
4
铅含量
REACH附录17
条款63/ CPSIA 101
酸消解,ICP测试
100mg/kg
5
PAHs
德国AfPS GS 2014:01 PAK
德国AfPS GS 2014:01 PAK
见附表1
6
SCCP
欧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法规(EC) No. 850/2004附录I 部分B及修正案EU 2015/2030
溶剂萃取,GC/MS分析
0.005%
7
UV老化测试
ISO 4892-3:2016 cycle 1 & ISO 105-A02:1993/COR.2:2005
灯源:UVA340
光照:温度(60±3)℃,保持8h
黑暗:温度(50±3)℃,保持时间4h
总测试时间:48h
测试后在D65光源下,对比灰卡等级等于大于4级
附表1:
化合物
CAS号
限值 (mg/kg)
种类 1
种类 2
种类 3
苊烯
208-96-8
--
--
--
苊
83-32-9
--
--
--
芴
86-73-7
--
--
--
菲
85-01-8
--
--
--
蒽
120-12-7
--
--
--
荧蒽
206-44-0
--
--
--
芘
129-00-0
--
--
--
7 种PAHs总和:
--
1
5
20
萘
91-20-3
1
2
10
苯并[a]蒽
56-55-3
0.2
0.2
0.5
屈
218-01-9
0.2
0.2
0.5
茚并[1,2,3-c,d]芘
193-39-5
0.2
0.2
0.5
苯并[b] 荧蒽
205-99-2
0.2
0.2
0.5
苯并[k] 荧蒽
207-08-9
0.2
0.2
0.5
苯并[a]芘
50-32-8
0.2
0.2
0.5
二苯并[a,h] 蒽
53-70-3
0.2
0.2
0.5
苯并[g,h,i]苝
191-24-2
0.2
0.2
0.5
苯並[e]芘
192-97-2
0.2
0.2
0.5
苯并[j]荧蒽
205-82-3
0.2
0.2
0.5
18 种PAHs总和:
--
1
5
20
种类 1:可放入口中的材料或者玩具中与皮肤长时间接触(超过30秒)的材料;
种类 2:与皮肤长时间接触(超过30秒)或反复与皮肤短时间接触且不属于第一类的材料;
种类 3:与皮肤接触小于30秒(短时间接触)且不属于第一、二类的材料;
三、样品选择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直板和软壳的手机壳喜好程度明显,占比分别为98% 和72%。
这主要跟软壳的手感较为舒适,以及当前主流手机的外形有关。
网购是消费者选择的第一购买渠道,占比67%。
喜好使用手机壳的前五个手机品牌的用户如下:
50元以下的价格是消费者购买的主流价位,占比87%。
本次比较试验选择的样品以上述消费需求为主要依据,工作人员模拟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线上和线下各商场、专卖店、配件店、网购平台等渠道购买样品进行比较试验。
四、比较试验的结果:
(一)、结果概述:
l 23款手机壳超出国际一流标准,没有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占比近八成。
l 11款手机壳老化测试结果未达到4级,易发黄变色。
l 大牌也中招,苹果、小米手机壳被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出限值要求。
l 女生喜爱的“水钻闪粉彩膜”保护套铅含量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
(二)、五星品质榜:
上榜理由:
l 13款五星品质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
l 201项化学测试项目没有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放心使用。
l 老化测试48小时,抗发黄等级达到4级以上,产品耐用,不易发黄变色。
(三)、四星品质榜
上榜理由:
l 10款四星品质手机壳;
l 201项化学测试没有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l 老化测试结果未达到4级,产品易发黄变色。
(四)、三星品质榜:
l 2款三星品质手机壳;
l 201项化学测试,有1项测试检出限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但检出值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五)、检测结果超出限值品牌名单:
l 201项化学测试中,检出某一项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出标准限值;
201项化学测试中,检出多项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远超标准限值;
(六)、结果分析与解读:
1、 老化测试:
l 11款手机壳易发黄变色,老化测试结果在4级以下;
(等级越高越好)
l 易发黄变色保护套八成以上为透明材质;
2、化学测试:
l 每款样品检测201项化学物质。
l 5款样品的化学测试检测结果超出限值,均为不透明保护套。
l 苹果手机壳多环芳烃含量为94mk/kg,超出标准单项限值近50倍。
l 小米手机壳增塑剂含量为0.17%,超出了限值(0.1%)要求。
l 跃宁手机壳多项化学测试结果超出标准限值,其中透明粉色水钻中的铅含量为155000ppm,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
(七)、测试结果总表:
五、消费提示:
1、请购买正规渠道的有品牌的手机壳(本次比较试验的13款五星品质手机壳可放心选用);
2、手机壳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请勿入嘴咬噬.
3、透明材质的手机壳可能更容易发黄变色;
4、透明材质的手机壳相对更安全;
5、警惕闪粉水钻手机壳,越漂亮的手机壳可能越有“毒”。
永盛通假借打击传销名义实际收费成产业!
潮人集会线下重启!玩转潮流还看POIZON CON得物潮流嘉年华
《香港文汇报》整版报道 看以启迪环境为首的环境企业为何选中合肥蜀山区
市场监管总局:对315晚会曝光电动自行车企业突击检查
金融壹账通将继续加强技术投入,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2018年手机保护套比较试验报告
